close



威廉‧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的電影版。

事實上在我國中與高中時,總是看不懂莎士比亞的作品中有什麼獨特之處。

但也許中文系一年下來心境的轉換和提升,現在再度欣賞這部作品的時候卻已經有很大的轉變。

首先要說的是這部電影在場景與服裝,對白和人物行為都有很深的揣摩過伊麗莎白時代的特點,更是成功的在鏡頭的轉換表現出舞台劇無法呈現出來,人與人之間動作與言談在一個畫面之中許多微小的影響和焦點的轉移,使得原劇的旨意更加的立體,忠實呈現在觀眾眼前。

而在角色的描寫上面,除了原劇莎士比亞將人性觀察的透徹,劇中一些沒有對白的畫面,角色之間表情帶領來的內心默劇,效果也十分成功。

當然最傑出的地方就是在這部作品的描寫,莎士比亞很成功的抓到了當時社會之中許多隱藏的種族問題,以諷刺的手法用戲劇赤裸裸的表現出來,而在這部劇中事實上每個角色十分明白的在性格上都有缺憾,不知不覺中將問題擴大,滾雪球似的逐漸讓衝突發酵,最後即使表面上是以喜劇收場,事實上卻並非喜劇。

正如同這部戲劇的名字一樣,威尼斯商人,其中的猶太商人幾乎是集一身反映出當時威尼斯人的價值觀、強烈的宗教意識與種族不公,從一開始描述猶太人夜間禁止外出,白日需帶紅帽表示種族,以及不得擁有財產,都看的出猶太人所遭受的迫害,也因種種規定,猶太人須以特殊行業─收取借貸利息維生,也就是所謂的高利貸,而這種違反基督教義的職業更使得信仰不同的猶太人更受欺凌,最初安東尼奧對夏洛克吐口水的行為更彰顯了猶太人所擁有的社會地位之低下,然而那樣的社會情況,他們卻無力反駁抵抗,只能忍辱生存。

整部戲中看到了夏洛克最後變的尖酸刻薄,即便以兩倍金額償還借貸他依然不肯接受,堅持要挖下安東尼奧胸口的一磅肉,然而最後並未得逞,反而被褫奪財產,宣判死刑。即便安東尼奧饒恕了他的過錯,但是最後我想他給予夏洛克的懲罰卻是比什麼都還要痛苦的。

女兒捲款私奔的事實對夏洛克來說或許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捩點,他年老孤單,又必須忍受恥辱而苟延殘喘,或許他已經厭倦了這種不斷壓抑忍耐的生活,無法承受獨生女離開的憤怒與悲傷,因而把所有累積的憤怒發洩在安東尼奧身上吧,故事結局他得到了僅存的1/2財產,以及活下去的權利,然而他必須犧牲自己的信仰,改從基督教。

但是,我認為其實剝奪信仰對他而言,是整部戲之中最殘酷的一件事情,對猶太人而言,宗教是聯繫著他們之間種族血脈的一環,然而夏洛克卻已經喪失了那個權力,他既不屬於猶太人,也不屬於威尼斯人,儘管活著,卻什麼也不是,在猶太教堂門口冷酷關上的那一瞬間,夏洛克蒼老而無助的神情,實在讓人為之鼻酸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iz44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